翡翠
翡翠概說與歷史地位
在寶石學界定上,狹義的「玉」分為軟玉與硬玉兩種,當中硬玉屬於輝石類,化學成分為鈉鋁矽酸鹽(NaAlSi2O6),具有細膩和堅韌的特點,好的硬玉硬度為7,比重3.33。礦物折光率:Ng=1.667,Np=1.654;重折率0.012,都均以此為標準。
中國將硬玉稱為翡翠,由來是因為其呈現顏色與一種名為「翡翠鳥」羽毛色澤相似,此種鳥類雄鳥羽毛顏色艷紅,名翡鳥;雌鳥羽毛顏色鮮綠,名翠鳥,因此在宋明之際傳入中國時,便冠以「翡翠」之名。
世界上蘊藏翡翠礦床極為有限,是因為形成翡翠的地質條件十分嚴苛,中國、日本、俄羅斯、瓜地馬拉、墨西哥與美國加州等地雖然都有產,但量少質差,最優質、達到寶石級標準的翡翠全世界僅產於緬甸北部克欽邦密支那地區,供應全球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翡翠產量,堪稱「翡翠王國」。
翡翠晶瑩溫潤,濃艷明麗,深深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,幾百年來,文人騷客留下了無數褒美之詞,賦予極大的文化內涵。到了清朝,翡翠更是受到皇室收藏喜愛,從乾隆皇帝到慈禧太后各朝帝皇不一不愛翡翠,因此,翡翠在清代也有「皇家玉」的美稱。國外的流行觀點亦認為翡翠是中國的國石,稱之為「帝王玉」。
品鑑翡翠水種色
翡翠的價值除了雕琢工藝技術以及物件大小外,主要是從「水、種、色」三方面來衡量。
種是指「種分」,即是翡翠的結構、質地,也有人認為是淨度。此要素看的是組成翡翠的結晶微粒粗細,結晶體形狀及其結合方式細膩與否,與翡翠上裂紋、瑕疵與雜質的多寡。
水是指「水頭」,即是翡翠的通透度。翡翠是多晶體,因為結構不同而呈現不同型態,若大部分光線不能透過,翡翠的顏色就會顯得死板,相對如果透明度較高,就會顯得晶瑩水靈。這部份評價包括內部的通明度與表面的光澤度,絕大部分翡翠都是介於不透明至半透明之間,完全透明者極為罕見。
色是指「顏色」,翡翠顏色除了紅、綠外,常見的還有白、紫、灰、黃、黑等顏色,當中數量最多的是白、灰色,而價值最高的是濃艷的綠色、亮紅色與紫羅蘭色,其中以綠色為貴。綠色的優劣評價可以「正、濃、陽、均」四個字來評估,簡言之,就是要顏色純正不帶藍、青等雜色調,濃綠但不偏黑(濃度70-80%之間),鮮陽明亮不灰暗,色澤分布均勻和諧不花亂。
辨別翡翠A、B、C
因為水種色具佳的翡翠非常稀有珍貴,就有人想到以化學方式加以處理改良,以增加賣相與討喜度,但加工過後的翡翠卻因為結構被破壞,導致質地變脆不穩定,在經過一段時間後,容易造成變質、褪色,表面產生裂紋,甚至裂開,沒有保存價值。
在業界翡翠一般有A貨、B貨、C貨之分,但必須注意的是,這是品質指標,並不是等級指標。由於B、C貨經過化學處理後,乍看下外觀賣相極佳,一些商家便以此魚目混珠,以次充好,因此消費者在選購時務必須驗明正身。
A貨─天然原礦原色的翡翠
指的是未經過任何後天化學處理的天然原翡翠,在原石開採出來後只有經過切割、拋光打磨與雕刻等工藝,保存天然原色與透明度,是最具有保存價值的。
B貨─經過酸洗灌膠做填補的翡翠
指的是那些水種較差,經過人工酸洗漂白、洗淨雜質後,再灌入膠狀環氧樹脂的翡翠。這樣做可以改善外觀,看起來比較晶瑩透亮,增加透度。不過這種手法加工出來的翡翠最致命弱點是內部被腐蝕破壞,結構鬆散,雖然注入膠狀環氧樹脂能暫時鞏固強化,但膠經過一段時間就會老化變質,到時候外表將會產生龜裂,光澤跟透明度也會降低。
C貨─經過酸洗灌膠再染色處理過的翡翠
其處理過程與B貨類似,一般處理過程是將翡翠放入加有染料的高壓鍋裡煮,在高溫高壓狀態下,玉的晶體接縫會張開,染料就會順著接縫沁入,達到染色目的。C貨比B貨更沒有價值,完全可說是劣質翡翠。
翡翠價值及特點
有人說:「金子是錢,鑽石是價,而玉,是生命。」冠以「玉石之王」之名的翡翠經過獨到設計後,能在彰顯傳統的同時透出現代與時尚,自然備受眾人追捧,且更具有一般珠寶所沒有的五大特點:
一、翡翠質地細膩堅韌,適合用來雕刻成各種擺件飾品,具有極大實用價值。
二、翡翠變化無窮,翡翠是多晶體寶石,晶體顆粒大小、排列方式的不同導致了結構和透明度的不同,加上顏色的變化多端,有紅黃翡、綠翠、紫羅蘭、青白色種等,並且能在一塊玉上同時出現數種顏色,巧奪天工,增加玩賞的價值。
三、可遇不可求,翡翠色種之間差異相當大,不可能找到相同存在,更何況具藝術價值的翡翠件都是靠師傅手工精心雕刻而成,使每一件翡翠都具有唯一性。
四、翡翠屬不可再生的資源,藏量有限,而作為全球唯一上等翡翠產區的緬甸礦脈,經過百年的開採,無論是產量或質量都在劇減,因此根據共需原則,翡翠價格飆漲是一種趨勢。
五、翡翠含有許多微量元素,有保健養顏作用。「戴活」就是說人戴上塊喜愛的翡翠,長時間不離身,日夜接觸,就能產生靈氣。
基於以上原因,翡翠成為珠寶市場上人人爭相追逐的寵兒,從專業收藏家到普通消費者,不少人購買翡翠除了配戴把玩外,更重要的是視作一項長期性的投資。